logo头像

小时候,哭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绝招。长大后,笑是我们面对现实的武器。

gRPC服务发现&负载均衡

gRPC服务发现&负载均衡

gRPC 是一个高性能、开源、通用的 RPC 框架,面向移动和 HTTP/2 设计,是由谷歌发布的首款基于 Protocol Buffers 的 RPC 框架。 gRPC 基于 HTTP/2 标准设计,带来诸如双向流、流控、头部压缩、单 TCP 连接上的多复用请求等特性。

构建高可用、高性能的通信服务,通常采用服务注册与发现、负载均衡和容错处理等机制实现。根据负载均衡实现所在的位置不同,通常可分为以下三种解决方案:

集中式LB(Proxy Model)

在服务消费和服务提供者之间有一个独立的LB,通常是专门的硬件设备如 F5,或者基于软件如 LVS,HAproxy等实现。

LB上有所有服务的地址映射表,通常由运维配置注册,当服务消费方调用某个目标服务时,它向LB发起请求,由LB以某种策略,比如轮询(Round-Robin)做负载均衡后将请求转发到目标服务。LB一般具备健康检查能力,能自动摘除不健康的服务实例。该方案主要问题:

  1. 单点问题,所有服务调用流量都经过LB,当服务数量和调用量大的时候,LB容易成为瓶颈,且一旦LB发生故障影响整个系统
  2. 服务消费方、提供方之间增加了一级,有一定性能开销

进程内LB(Balancing-aware Client)

针对第一个方案的不足,此方案将LB的功能集成到服务消费方进程里,也被称为软负载或者客户端负载方案。服务提供方启动时,首先将服务地址注册到服务注册表,同时定期报心跳到服务注册表以表明服务的存活状态,相当于健康检查,服务消费方要访问某个服务时,它通过内置的LB组件向服务注册表查询,同时缓存并定期刷新目标服务地址列表,然后以某种负载均衡策略 (Round Robin, Random, etc) 选择一个目标服务地址,最后向目标服务发起请求。LB和服务发现能力被分散到每一个服务消费者的进程内部,同时服务消费方和服务提供方之间是直接调用,没有额外开销,性能比较好。该方案主要问题:

  1. 开发成本,该方案将服务调用方集成到客户端的进程里头,如果有多种不同的语言栈,就要配合开发多种不同的客户端,有一定的研发和维护成本
  2. 另外生产环境中,后续如果要对客户库进行升级,势必要求服务调用方修改代码并重新发布,升级较复杂

独立 LB 进程(External Load Balancing Service)

该方案是针对第二种方案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折中方案,原理和第二种方案基本类似。
不同之处是将LB和服务发现功能从进程内移出来,变成主机上的一个独立进程。主机上的一个或者多个服务要访问目标服务时,他们都通过同一主机上的独立LB进程做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。该方案也是一种分布式方案没有单点问题,一个LB进程挂了只影响该主机上的服务调用方,服务调用方和LB之间是进程内调用性能好,同时该方案还简化了服务调用方,不需要为不同语言开发客户库,LB的升级不需要服务调用方改代码。

该方案主要问题:部署较复杂,环节多,出错调试排查问题不方便

gRPC服务发现&负载均衡实现

gRPC开源组件官方并未直接提供服务注册与发现的功能实现,但其设计文档已提供实现的思路,并在不同语言的gRPC代码API中已提供了命名解析和负载均衡接口供扩展。

其实现基本原理:

  1. 服务启动后gRPC客户端向命名服务器发出名称解析请求,名称将解析为一个或多个IP地址,每个IP地址标示它是服务器地址还是负载均衡器地址,以及标示要使用那个客户端负载均衡策略或服务配置。
  2. 客户端实例化负载均衡策略,如果解析返回的地址是负载均衡器地址,则客户端将使用grpclb策略,否则客户端使用服务配置请求的负载均衡策略。
  3. 负载均衡策略为每个服务器地址创建一个子通道(channel)。
  4. 当有RPC请求时,负载均衡策略决定那个子通道即gRPC服务器将接收请求,当可用服务器为空时客户端的请求将被阻塞。

根据gRPC官方提供的设计思路,基于进程内LB方案(即第2个案,阿里开源的服务框架 Dubbo 也是采用类似机制),结合分布式一致的组件(如Zookeeper、Consul、Etcd),可找到gRPC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的可行解决方案。

References